客户成果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《PNAS》水滴激光- 超灵敏多维度生物传感器

新加坡南洋理工大Chen Yu-Cheng(陈又诚)教授课题组联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房国成研究员,在光微流控领域取得最新进展,该成果以Laser-emitting aqueous bioreactors for ultrasensitive bioactivity analysis为题发表在PNAS杂志上。

 

 

微流控液滴技术被誉试管革,能把细胞、酶、药物分子封装在皮升级水滴里独立反应,并借助荧光信号进行高通量检测。然而,荧光方法依赖探针与靶标  相互作用,背景噪音高、灵敏度有限。为了再放大信号,科学家把目光投向激光:当光在微球或微管里绕圈形WGM共振,会形成受激辐射产生激光,微弱的生化变化与激光相互作用,可引起激光波长、阈值、强度光学指的明显变化。

 

水滴是天然的光学微腔,早在上世70年代,就有科学家将水滴暴露在空气中,开发成水滴激光器。但是,水滴因折射率低,一直只能在空气中  蒸发不100秒就干涸,激光信号也极其不稳定。有人尝试把水滴浸到油里,但又必须在水滴中掺70%甘油来提升水滴折射率,结果高黏度限制了生物活性。

 

本文提激光发射水相微反应LEAB):把含荧光染料的水滴包进氟碳油(折射1.29)里,既防蒸发,把水滴寿命延1000倍以上,还能保持激光稳定输出LEABs实现生物反应与最强共振光场在空间上高度重合,灵敏度比传WGM传感器100倍;再和微流控滴液技术结合,一次能做上千个并行实验。作者用它做单细胞酶动力学、肿瘤单细\细胞球代谢、甚至单酵β-葡萄糖苷酶分泌的高通量筛只凭激光阈值就/式分选。该平台把微型激光技术真正下沉到生化实验室,为超灵敏、高通量、低成本的生物活性分析打开新大门。

 

1LEAB概念示意。A)水相液滴(含染料)被氟碳油包裹,形WGM激光微腔;氟碳油折射率小于水折射率。谐振光场大部分被束缚在水滴中,与里面的生化反应发生作用,引起激光光谱的变化。B)通过微流控可大规模生产含类器///分子的激光水滴,实现高通量、长时程监测 图源PNAS

 

2:单乳LEAB光学表征。A)微流控制备的均匀水滴荧光图。B)水滴激光图像:每个水滴在相同泵浦下均一发光。C)泵浦强度递增时的激光光谱。D)光谱积分强-泵浦能量曲线,表现出激光明显的阈值特性。E)随水相折射率增加,可支持激光产生的液滴最小直径65 μm18 μm。图源PNAS

 

3:双乳LEAB激光行为。A W/O/W双乳液://三核水滴均可激光,激光出现在非接触位置。B O/W/O双乳液:水壳层同样支持激光产生。C)三类构型阈值比较:单乳液最低W/O/W最高。D)水相折射率越高,维持激光所需壳层厚度越薄。E32μmO/W/O水滴激光谱。图源PNAS

 

4:超高灵敏无标记酶活检测。A)三WGM传感器光场分布比较:聚苯乙烯微球、玻璃毛细管LEABLEAB可实现大部分光场与反应区完全重叠,因此保证了高灵敏特性。B)理论波长漂-折射率关系LEAB灵敏度373 nm/RIU,比传统方案提>100倍。C)高通量微孔阵列:每个孔一个激光水滴,实时监测胰蛋白酶水BSAD1小时内激光波长红6 nm,反应动力学清晰可见。E)微孔阵列反应可视化F 统计曲线70分钟漂移饱和,平6.4 nm,对照无漂移。图源PNAS

 

在该研究中,通过使TuoTuo Technology的紫外无掩模光刻机,制作了液滴生成微流控芯片和包含微孔阵列的检测芯片。该光刻设备能够快速实现大面积、无掩模的微结构制备,同时保证较高的空间分辨率。

 

作者信息: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Chen Yu-Cheng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,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房国成研究员和南洋理工大学博士Po-Hao Tseng为第一作者。该工作还得到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Lan Yang教授Jie Liao 研究员、悉尼科技大学金大勇院士、以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Hangrui Liu研究员的支持。

 

论文链接:

https://doi.org/10.1073/pnas.2425829122

2025-11-03 10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