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高精度3D打印模具-翻模案例展示

往期精彩回顾

接上篇《托托科技:生物医疗领域的超高精3D打印模具需求,涵盖微流控芯片、微针、仿生器件等》,基于超高精3D打印技术,可快速、高效制作得到极小尺寸和高质量的微纳结构模具,且可通过间接倒模技术得到微米级通道的微流控芯片、生物活性微针、仿生微结构等(如1)。倒模技术所借助的注模材料中,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)是一种具有良好光学透明性、生物相容性和化学惰性的弹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,是用于制备模具的理想材料之一。

 

1:利3D打印模具并进PDMS微流控芯片构建的示意

 

然而,以目前的主流超高精3D打印技术为例,如立体光刻SLA)、数字光处理DLP)及双光子聚3D打印TPP),均需借助光敏树脂,但在树脂母模打印件附近的光引发剂和未反应的单体会导PDMS的固化抑制。因此,基于树脂的模具必须进行后处理以避免后PDMS倒模所引起的通道缺陷、精度欠佳问题,其原理是进一步促进树脂单体的聚合或抑制光引发剂的浸出,从而限制浸出单体或光引发剂的风险。这类工艺包含1.+加热后处理2.结构表面修饰涂覆等。针对超高精3D打印树脂母模及便于倒模的市场需求,托托科技研发人员结合自研的织雀®3D光刻打印设备,通过结构表面功能化涂层的方式针对性地解决PDMS固化抑制的技术痛点。以下3D打印母+PDMS倒模后的案例展示,供大家参考学习   

 

微流控芯片

2:织雀®PL-3D 打印微流控芯片阳模及倒模展示

(尺寸16.18 mm × 7.68 mm × 8.8 mm,最小凹0.128 mm;光学精度2 μm & 5 μm;材料PR-W-Y-05

a. 织雀®3D光刻打印设备可轻松实现不同纵深比的模具成型,且倒模后,凹槽表面无残留,可直接应用于微流控芯片的构建

 

微针

3:织雀PL-3D 打印微针阳模及倒模展示

(尺寸26.75 mm × 23.20 mm × 8.8 mm,针2.15 mm,针底直0.6 mm;光学精度2 μm & 5 μm;材料PR-W-Y-05

a. 倒模后,微针表面无残PDMS,不影响二次倒模

b. 凹槽设计,一个模型即可实PDMS倒模及其他材料(聚乙烯醇、透明质酸等)的二次翻模

 

仿生微表面

 

4:织雀®PL-3D 打印仿生微柱阳模及倒模展示

(尺寸9.324 mm × 8.229 mm × 1.629 mm,柱175 μm,柱间223 μm;光学精度2 μm & 5 μm;材料PR-W-Y-05

 

5 Miracle Vision3D显微镜对柱高85 μm的微柱阳模及阴模表面进行非接触式形貌测量

(尺寸5.22 mm × 4.81 mm × 1.26 mm,柱85 μm,柱间196 μm;光学精度2 μm & 5 μm;材料PR-W-Y-05

 

织雀®3D光刻设备

织雀®3D光刻设备产品亮点

 光刻精度高1 μm

 多精度自由切(1 μm / 2 μm / 5 μm)

 支持多种树/陶瓷材料打(适合新材料开)

 支持在已有样品上进行对准驳接打印

 全画幅聚焦扫描

 最小可加工料池体15 ml

织雀®3D光刻设备

 

点击图片查看设备详——

 

往期精彩回顾

TuoTuo科普】超高精3D光刻材光敏树脂

 

光固化微3D打印:探索微观世界的新纪元

 

TuoTuo科普3D打印陶瓷

 

托托科技:全力自研,解决打印精度硬需求,带动超高精3D打印技术发展

 

2024-09-20 10:03